医学科普|从星星之火汇聚燎原之势
打造医疗机构健康科普“主阵地”,培育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力军”,唱响人民群众健康科普“主旋律”……科普,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名词,而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新修订的科普法犹如一声响亮的号角,将科普工作提升到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对科学精神的弘扬,更是对人民福祉的深情关怀。作为聊城市健康协会会长单位,聊城鲁西骨科医院以“四个创新”为笔,聚焦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锚定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动了科普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质。
创新体验: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的生动实践
走进聊城市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安全的殿堂。这里,安全帽撞击体验、安全用电体验、机械伤害体验、VR虚拟体验等多元化、智能化的互动方式,将原本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从而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文化长廊上,图文并茂的历史沿革与法律法规,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宝贵的安全知识。而现身说教病区,则通过康复者的分享和真实案例,让更多人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保护。
医院的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平台及足脊筛查技术等科普资源,也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更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创新形式:亲子共学,科普宣传的温馨纽带
为了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聊城鲁西骨科医院日前推出了亲子共同参与的科普知识竞赛和安全演练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和孩子携手并肩,共同完成任务,分享学习心得。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增强了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更在亲子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科普宣传成为家庭教育的温馨纽带。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家长们也在陪伴中感受到了科普的魅力。
创新队伍:鲁西“红马甲”,科普宣传的生力军
在聊城鲁西骨科医院,有一支身着醒目红马甲的志愿服务队,他们由山东省科普专家、聊城市科技咨询智库专家、医护团队组成。这支队伍如同科普宣传的生力军,活跃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角落,用专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他们不仅致力于科学普及和公众安全教育,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普的崇高使命。根据全年时令季节的变化,服务队精心设计了“科普之春、夏、秋、冬”四大品牌活动,旨在让科普知识随着四季的更迭,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位居民。这种“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不仅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更彰显了市健康协会对科普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为了深化科普工作的内涵,聊城鲁西骨科医院精心组建了多支志愿服务队,包括“传薪火”科普志愿服务队,致力于传播科学火种;“搭把手”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用爱心温暖困难群体;“守护者”培训志愿服务队,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绿色行”环保志愿服务队,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梦之声”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石榴籽”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队伍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科普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创新内容:定制化科普菜单,有声有色更动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宣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使科学知识跨越专业壁垒,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聊城鲁西骨科医院积极探索科普宣传的新路径,日前推出“医点就通”定制化科普菜单,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医院对于公众健康需求的深刻洞察,更为科普传播开辟了有声有色的新天地。
“医点就通”定制化科普菜单,顾名思义,其核心在于“定制化”与“有声有色”。医院宣传外联部深入调研,细致分析不同年龄层、不同健康状况群体的科普需求与兴趣点,从而精准挑选出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健康知识内容。这些短视频内容涵盖了疾病预防、健康养生、急救技能等多个方面,市科协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以亲切自然的口吻,结合生动的动画演示和实例讲解,将复杂的医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科学知识变得既有趣又易于吸收。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群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健康知识,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科普的星火正在聊城鲁西骨科医院、鲁西康复医院、鲁西老年护养院聚集,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下一篇:今日重磅 | 锚定方向,蓄势奋进,强力推进服务能力提质增效——鲁西骨科医院举行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