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台价值360万元的康复智能站立步态训练系统“机器人”正式投用。据了解,肌肉或骨骼相关疾病引起的行走障碍患者,可由机器人辅助步态治疗,增加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并提供可重现的结果。这是聊城找准医疗服务改善与新旧动能转换契合点,努力寻求“医养健康”领域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作为市直三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鲁西骨科医院建有聊城市5A级养老机构——鲁西老年护养院,同时斥巨资建成的鲁西康复医院已正式开诊。谋篇布局大健康,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医学康复、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鲁西骨科医院成功实现了新一轮医疗服务升级。
当下,没有什么词汇比“机遇”更能描述聊城所处的发展时刻。面对新形势,聊城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重大工程,明确方向,聚焦关键,一场涉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变革正在水城大地兴起。
探索医养结合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群体的医疗和照护成为家庭里突显的问题。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其中第五条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医养健康产业为重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增加医疗养老设施和服务供给。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聊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112.24万,占总人口数的17.55%,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且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的特点,高龄、空巢、失能趋势日益严峻。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鲁西骨科医院工会主席、鲁西老年护养院院长王淑华说,一个核心问题是老年群体的医疗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失能、失智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高,且更需要长期照护、康复护理等服务,“医养结合”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吃饭、睡觉等基本服务,如何将养老和医疗顺畅连接起来,需要寻找一个新模式来解决这个难题。
思深益远,谋定后动。鲁西骨科医院以创建示范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供给、提升能力、补齐短板,于2013年斥资创办了以失能、失智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医·养·护·康”相结合为特色的鲁西老年护养院,目前是聊城市5A级养老机构、聊城市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
“医·养·护·康”结合是鲁西老年护养院的经营特色,即依托医院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专业医学设备,为在院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的居住养老、医疗保障、康复保健护理等特色化服务,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为失能、失智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从保障目的来看,医养结合旨在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从参与主体来看,它依托鲁西骨科医院,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失智老人;从新旧动能转换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内涵
鲁西老年护养院是聊城市首批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试点单位,2016年6月29日,第一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患者经过聊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医管科及知名老年病专家现场审核确认后通过,纳入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每年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连续五年入住老人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平均费用降低64% ,长护险让患者和家庭受益
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人社部进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极大减轻了失能老人家庭的负担。
80岁的朱奶奶,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术后,植物人状态,留置胃管,在其他医疗机构治疗期间,年医保花费金额近百万元。来鲁西老年护养院后,通过护理干预,老人病情趋于稳定,年医保花费20万元,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后,每月支付3000余元,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像这样气管切开需要专业护理的老人,护养院已接收管理近40人次,长期压床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邵爷爷,脑梗塞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费用由未纳入长护险前的每月2800元降低到每月仅需支付不足千元,平均费用降低约64%。
护理干预慢性病管理,医保资金支出大大降低
医护团队积极探索、实施慢病管理,通过中药、足浴、食疗、康复理疗等多种预防措施,以提高老人免疫力,取得良好效果。
安宁疗护,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该院自从引入安宁疗护理念、开展安宁疗护后,得到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临终不插管,遵循生命自然规律,在亲人的陪伴下,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王奶奶,胰腺癌,入院后医护人员给予综合评估、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使老人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离去。
安宁疗护的开展,既满足了老人爱与归属的需要,又避免过度医疗给老人带来的痛苦,节省了大量医保资金。提升医养结合标准化服务
用“新常态”的视角回顾鲁西老年护养院五年答卷,充满着精彩与惊喜、孕育着梦想和希望。特别是去年养老质量提升落实后,鲁西老年护养院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服务专业化和管理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服务标准,加强品牌建设。根据《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等标准,制定服务标准化体系,并将标准内容逐一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积极参与了《关于在聊城市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在聊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通过开展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完善保障考核、激励机制,着力提升护养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严密护理流程。 把24小时护理流程的每一个片段,细化到具体工作中。规范服务记录,做到类类详尽。制定严密的交接班制度,做到重点事项重点交接,实现工作的无缝对接和零差错。
严格卫生保洁。做到无死角,清洁时间、步骤及检查标准都有严格规定。
严格医护人员聘用标准。严格执行标准,持证上岗,聘请有经验的医师、护师、康复医师、营养师等,保障入院老人能够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一支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员工队伍。2017年,杨楠楠、连华青代表我院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护理技能大賽,获得三等奖。
融入个性服务。根据老人的情况,界定服务区域,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打造执行有标准,运转有流程,检查有依据,服务有标准的规范化养老服务模式。2017年,以其完善的养老服务流程、成熟的管理模式、专业的养老服务标准,鲁西老年护养院获评为聊城市5A级养老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卫生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管理和运营,满足社区老年人日托及居家服务需求,近日,鲁西老年护养院全权运营高新区天津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居民开展为老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培育智慧医疗服务标准模式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命脉。”鲁西骨科医院制定了《核心医疗制度》《岗位责任》等数十项规章制度,强化全院责任意识和质量标准化管理,用制度约束人、靠自觉管住人,做到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规范、安全、有效。
院长段玉民介绍,去年8月份,鲁西骨科医院成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联体医院,这将是该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该院决心打造一流的实力型品牌医院的重要举措。密集的人才智力资源,必将为鲁西骨科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国家卫计委所属的国家级品牌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山大齐鲁医院专家组阵容强大,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专家平易近人,负责敬业,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该院将以此次医联体的成立为契机,强化自身健身,更好服务于聊城老百姓的健康。
坚持一手抓大力培育新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一手抓提升改造传统医疗服务优势,加快医院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医院转型提质增效升级。今年8月,鲁西骨科医院正式成为省立三院智慧医疗联盟成员单位,今后将着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金钥匙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适应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新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找准民生改善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契合点。与医疗健康界最密切的当属“医养健康”领域整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鲁西骨科医院业务院长高卫东表示,就医疗机构而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金钥匙就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信息标准化。它是贯穿行业、科研、标准化、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桥梁,能为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山东省政府加快我省健康山东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关精神,聊城成立了养老机构团体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委员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围绕探索实施“标准化+”战略,聊城市将建立标准化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建设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激发标准化建设活力。搭建优势产业、重点企业与相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联系平台,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化活动,争取国家、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组织落户聊城。继续放开搞活企业标准,鼓励企业挖潜、创新,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选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加快标准资源中心建设并尽快发挥作用。同时积极组织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推动企业和单位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探索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试点。
目前,卫生与健康领域粗放的单一服务方式已难以为继,当前亟待实现医疗行业向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而适应医院“零差率”、“精细化管理”发展新常态。对此,我们不仅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更要在战术上精准发力,切实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转向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延伸健康服务链条发展,由初级生产要素驱动转向高级生产要素驱动,由医药规模扩张转向医疗质量提升,由传统医疗行业占主体地位转向高端健康产业与战略性新兴健康产业占主体地位。(田明山 朱荣华)